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两款车的对比,这两款车一款是全球的销量冠军一汽丰田卡罗拉(以下简称卡罗拉),前七个月在国内卖出了14万辆;另一款是国内的销量冠军上海大众朗逸(以下简称朗逸),前七个月卖出了20万辆,相差有25%之多。那么朗逸这个根据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本土车型”,究竟何德何能,在中国市场上能力压全球车卡罗拉?
本次对比车型:
2015款朗逸230TSI DSG豪华版 官方指导价:15.99万元
2014款卡罗拉1.6L CVT GL 官方指导价:11.78万元
从售价上可以看出,两车相差了4.21万元,对于这一级别的消费者来说不是一笔小数。但有句俗话叫“物有所值”,只要钱花在刀刃上,相信消费者也会买单。
外观方面,相信大部分人看到两辆车的第一眼,都会觉得卡罗拉更好看,定位偏舒适家用的卡罗拉造型比较前卫,一扫丰田以往中庸的风格。相比之下,我们此次对比的朗逸在今年7月刚刚改款,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但在许多细节之处都做了调整,比较耐看。
在汽车媒体圈提到奥迪,大家都会想到“灯具厂”三个字,现在大众品牌的灯组设计也颇得奥迪真传。卡罗拉的“煤油灯”不用多说——就连最顶配的1.8L卡罗拉也是这样的卤素大灯,而朗逸则采用了近远光一体式的氙气大灯,熏黑的底纹配以LED日间行车,视觉效果非常赞——当然,这套氙气大灯是选配的。相对而言,卡罗拉不提供这样的选配件。
内饰方面,如果各用一个词来形容两车的话,卡罗拉叫“居家”,朗逸可称“小资”。居家风格的卡罗拉采用非对称式设计,比起朗逸的“大众”风格要有一些新意,且内饰采用米色主色调——这个色调是最耐脏的内饰颜色。大众的黑色内饰运动质感更强,更具视觉冲击力,但缺点是不耐脏,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尽管朗逸的用料比卡罗拉好上不止一个层级,但鉴于卡罗拉是1.6L CVT“乞丐版”,所以这样的对比没有实际意义。不过话说回来,用料不好比,做工总该能比吧?单就做工来看,朗逸依然占优。
关于两车的空间,小编一度认为轴距更长的卡罗拉是这个级别的王者,不过在体验过朗逸之后,小编觉得还是闭嘴为好。朗逸外观看上去并不觉得很大,但内部的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的乘坐空间却要比卡罗拉更大一点。这有理由让小编相信,为什么朗逸在国内能坐上销量第一的宝座,在这一级别中,空间大才是硬道理。
在后备厢的容积上,卡罗拉的后备厢开口不小,放置大号物品比较有优势。后备厢的容积官方数据为426L,在同级别车里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不算太大;朗逸的后备厢容积为478L,明显优于卡罗拉。而卡罗拉的后排座椅靠背可以4/6放倒,以扩充后备厢空间,不过卡罗拉的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后并不能跟后备厢完全平齐,所以储物性又打了折扣。相比之下,朗逸的后排座椅不但支持4/6放倒,且后排座垫可以向前翻折——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后排座椅的厚度,保证了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可以让后排座椅靠背放倒之后,地板形成真正的完全平整。
动力方面,通常竞品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些相近的参数或配置,但此次参与对比的朗逸和卡罗拉,仅仅是同级别的产品。在动力参数方面的对比,两款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在实际测试中,这种很明显的参数差异可以绝对直观地体现出来。
变速箱方面,朗逸采用了大众引以为傲的7挡双离合变速箱(7-DSG),而卡罗拉则采用了CVT变速箱(模拟8挡),卡罗拉换挡的平顺性自然毋庸置疑,让小编感到惊喜的则是朗逸的DSG变速箱——之前小编测试过上海大众凌渡,在全油门加速时,DSG变速箱会出现意料中的顿挫,而朗逸的加速曲线则平顺得令人难以置信,在一般情况下,这台DSG变速箱在转速2000rpm时就会完成升挡动作。
卡罗拉搭载的CVT变速箱强项在于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采用模拟8挡的设置,而且配有“运动模式”及“手动模式”,挡杆看上去很像自动变速箱。但是就运动性而言不甚理想——初段的加速力很大,但保护程序随即介入。
在接下来的0-100km/h加速测试中,朗逸表现出了极强的统治力。尽管在功率参数上和卡罗拉相比领先不了多少,但扭矩和转速的优势实在是过于明显。
两台试驾车的悬架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皆为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但在绕桩测试时,两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脾气。具体来说就是卡罗拉的转向指向性并不是太好,在固定时速条件下,要想操控卡罗拉咬着桩筒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卡罗拉循迹性相当不错,只要抓准机会走对线路,车屁股是一定随着车头漂亮地通过桩筒——考虑到卡罗拉的轴距,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实属不易。
朗逸则恰恰相反,转向指向性相当清晰,但后轮循迹性一般。由于可以轻易贴着桩筒跑,朗逸车侧会时不时碰倒桩筒,但好在朗逸转向指向性完全可控,只要稍稍离桩筒远个几公分就能解决问题。因此从整体的操控感受而言,朗逸要明显比卡罗拉轻松得多,而且弯中极限非常高,虽然轮胎一路“惨叫”,却也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