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汽车网讯 汽车知识】相信很多的车主朋友们在去4S店保养换机油的时候,如果你去观察师傅把机油从油底壳里放出来后,你会发现机油就变成黑糊糊的,会有点黏黏的。但是我们在加机油时明明颜色是有点透明,微黄色的液体啊!难道我的车里这么脏吗?为什么会变成这个颜色呢?别急,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唠唠。
首先咱们来说说润滑油是怎么来的,最早的古埃及人就已经发现了石油的润滑作用,因为他们修建金字塔时要搬运巨石在地上铺设滚木用人力畜力拖拽为了减轻阻碍和摩擦他们会寻找一些天然的油脂或湿泥。直到1866年,美国人约翰·埃利斯意外的发现了石油的润滑能力,因为他是一名医生,所以他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看能不能把石油的医药作用给研究出来,但是最终医药作用没有发现,却发现了石油的润滑能力,所以约翰·埃利斯就把润滑油从石油中提炼出来,成立了一家炼油厂。之后的各大石油公司都纷纷开发出自己的润滑油的产品,并被广泛用于蒸汽机上。(那时候汽车还没有出现呢)
润滑油发展到现在已经分为车用润滑油,工业润滑油等,机械的运转已经离不开润滑油了。润滑油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润滑的,因为机械在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如果摩擦过大的话不但会损耗功率,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浪费,同时也会让各部件磨损严重导致机械故障。
但汽车用的机油可不止润滑这么一个功能哦,它还有;冷却,清洁,密封,防锈。因为机油的清洁功能去把齿轮之间的摩擦的碎屑以及汽油燃烧后的残留物带走,所以机油永久了会变得黑糊糊的,随着时间的氧化变质,它的粘度也会变高。
机油也根据不同的粘度,添加剂的多少,不同的级别,分为不同的种类。在机油的外包装上会看到5W--30这样的组合,其中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一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粘度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但可不是粘度越大越好,机油既不能太稀也不能太黏,每辆车都有自己的机油使用规范,厂家已经测试出适合车辆的最佳机油,可确保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具体可以看看随车的保养手册。
其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矿物机油,半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以及专用机油,这之间的价格也是依次递增,矿物油来自于炼油剩下的塔底渣油,渣油中主要由沥青、石蜡和成千上万种复杂的成分组成,由第二基础油提炼而成,一般情况下,5000公里或者3个月更换一次。
半合成机油来自于第三类基础油,经过加氢气处理,把石蜡提取出来,再经处理,成份相对干净,一般情况下,7500公里或者6个月更换一次。
全合成机油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是通过第三、四和五类基础油合成,有人认为通过第四类基础有合成,本质上,它使用的使原有中叫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通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合成油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康年度变化的能力强;一般情况下,10000公里或者1年更换一次。
还有最后的某某车型专用的机油,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专用的机油,只要根据随车上的保养手册上建议的机油型号就完全OK了。